中超怪象背后有何玄机?
原标题:中超怪象背后有何玄机?
中超裁判观看录像回放 东方IC供图
2018赛季中超有点不一样,制定新政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完全“变味”。从已经结束的前两轮比赛来看,联赛怪象频出,为了应对U23新政,更有俱乐部放出补时替补换替补的大招,真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怪象一 视频裁判抢戏
中超联赛第二轮,视频裁判全面“介入”,甚至完全影响比赛进程和结果。贵州恒丰与河北华夏幸福战成2∶3,其中有3个进球,主裁判黑晓虎都通过VAR(视频裁判)来判断是否有效,最终比赛不得不补时长达10分44秒之久。江苏苏宁对北京国安的比赛同样出现利用视频回放技术确认进球的情况,国安外援巴坎布破门,边裁判定越位在先,不过主裁判石祯禄根据视频回放,最终判定入球有效。事实上,今年中超视频裁判抢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比赛本身。
解读:为了避免冤假错案,中国足协本赛季全面启用视频裁判,这样的初衷是好的,并且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不过有些场次实施起来却完全“变味”,主裁判、助理裁判缺乏主见,怕失误,不自信,完全依赖于视频回放技术,比赛被打断得支离破碎,观赏性也明显下降。仔细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度,什么样场景可以用必须有严格界定。总之,引用视频裁判是好事,但滥用就会适得其反。
怪象二 补时替补换替补
今年中超联赛进一步强化U23新政,要求每场上场U23人次与外援持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二轮国安客场对阵苏宁,上半时先上1名,剩下的2名U23硬是拖到下半时最后阶段才换,尤其是第3名U23,甚至在补时阶段踩着终场哨亮相。河北华夏幸福客场挑战贵州恒丰,终场前不到10分钟,才完成第2名U23换人,全场补时阶段再换第3名U23球员。更令人惊奇的是,被替换下去的居然是刚上场才不到10分钟的另一位U23小将。放眼世界足坛,补时替补换替补也绝对堪称“奇葩”。
解读:U23新政是足协改革联赛的重要举措,目的是给年轻球员更多出场机会,推动后备力量建设。新政之初总有不完善之处,上赛季每场比赛必须要有一名U23首发。新赛季,足协又要求每场上场U23人次需与外援持平,这似乎击中了中超球队的要害,毕竟现阶段各队最为依仗的还是外援。于是,各家俱乐部也不断寻找应对之策,既然是“人次”持平,那么就可以在上场时间上做文章,结果出现补时替补换替补的怪象,足协接下来必须尽快拿出更完善的U23新政。
怪象三 U23小将悲喜交加
自从上赛季,中国足协抛出U23新政,23岁以下球员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春天”。要知道中超联赛竞争激烈,放到以前这个年龄段根本不可能首发。新政不仅能够保证U23球员打上比赛,而且还在转会市场上引起连锁反应。由于U23球员原本就很少,物以稀为贵直接导致小将们身价暴涨,收入大增。不过随着新政实施,又出现另外一种怪象,那就是U23球员悲喜交加,因为他们也面临“下岗”危机。23岁以上球员职业生涯原本应该处于上升期,但强大的心理落差显然不利于小将们的成长。
解读:U23球员悲喜两重天的案例很多,比如上赛季效力申花的徐骏敏一共出场15次,但本赛季徐骏敏不再是U23球员,申花直接把他转给同城对手、中甲球队上海申鑫。再比如,国安的希望之星杜明洋现在25岁,目前难有容身之处,竟然无球可踢。U23新政目的是帮助年轻球员成长,在保证23岁以下小将出场机会同时,却对23岁以上球员造成很大伤害。国内球员黄金期大概在27岁前后,中国足球要发展必须建立阶梯式的人才储备库,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23岁以上球员未来数年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记者 王瑞
亚冠资格赛今日开打 中超两强主场出击欲携手晋级...
亚冠2018-11-13 16:13
弃韩国外援!申花3外援出征亚冠 为保中超弃亚冠?...
亚冠2018-11-13 16:13
新华社首尔3月5日电 天津权健6日将在亚冠联赛小组赛第三轮客场挑战小组实力最强的韩国全北现代队。权健主帅保罗·索萨5日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对手很强,每次面对...
亚冠2018-11-13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