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一年后体育产业投融资又火了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犹记得,在2015年和2016年,资本在体育产业攻城略地,大量资金注入、诸多创业公司冒头。但由于竞争惨烈,商业模式邻近的诸多赛道内玩家爆发了“烧钱大战”,最终导致行业内愁云惨淡,资本也逐渐转移目标。
不过,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在“全面健身”的概念推行下,体育产业市场空间依旧巨大。而经历过当年“疯狂”的资本们,也开始理性对待产业内的布局。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体育产业融资出现增长,亿元级及以上的融资事件占比增长较快。
在投资人看来,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推动,我国体育产业机构更加优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各专业细分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大众健身、赛事运营等领域获得了更多资本的关注,体育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的万亿元级市场。
体育产业
投融资“复苏”
过去的2017年,对体育产业来说不太好过。据CVSource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共发生191起体育相关创业公司投融资和并购事件,融资金额约为105.3亿元人民币。而在之前的2015年,体育类创业公司融资共计202起,融资金额约为123亿元;2016年该领域的创业公司融资为245起,融资金额约为202.1亿元。
进入2018年,体育创投圈开始“恢复生机”。据品途智库统计,2018年上半年,体育产业融资增长,后续融资占比首次超过50%。同时,亿元级及以上的融资事件占比增长较快,而百万元级及以下的融资事件呈现下降趋势,投资更集中于头部企业。
同时,大额融资也开始回到体育产业。今年4月,阿里体育宣布获得12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超过80亿元。7月,阿里巴巴集团对外宣布,近期已完成对苏宁体育的战略投资。
8月6日,爱奇艺、当代明诚旗下公司新英体育传媒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北京新爱体育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的新公司将积极打造超级在线体育平台,统一运营合并后的爱奇艺体育平台。该消息宣布后的次日,新爱体育就宣布获得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及汇盈博润。
与早期诸多玩家“找不着北”相比,现在赛道内的玩家在变现能力上已经得到了提升。以爱奇艺体育为例,爱奇艺体育平台上将网罗足球、网球、高尔夫等顶级体育赛事,囊括英超、欧洲国家联赛、澳网、ATP、WTA等优质版权内容。爱奇艺网球会员与新英体育原有会员体系也将被打通成为爱奇艺体育会员。爱奇艺体育会员专享内容不仅包含欧洲国家联赛、卡拉宝杯、英冠、高尔夫等直播内容,还将新增英超、网球和高尔夫的专享场次。同时,新英体育在版权运作、体育赛事经营方面的优势,以及爱奇艺在平台流量的加持和广告营销方法的革新突破,使爱奇艺体育平台的会员营收和广告变现能力得到持续加强。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新爱体育宣布成立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和娱乐产业的融合趋势,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IDG资本合伙人李建光指出,IDG资本是国内最早布局体育产业的投资机构之一,他们长期看好并持续关注、支持该领域的优秀企业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进入2018年后,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市场募资难现象进一步加剧,在源头紧张的情况下,诸多机构出手也更加谨慎。这就导致了小型创业公司难以得到VC/PE机构关注,资本更青睐于模式创新且较为成熟的体育类企业。
而与体育相关的创业公司也在今年的复苏中获益。8月8日,定位于精准运动健康科技品牌的加动健康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建银中民医疗昆山基金战略入股。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帮助大众通过精准运动达到专业训练和慢病管理的目的,实现所谓的“体医结合”。有资料显示,这是使康复人群、病症人群、病兆人群、亚健康人群迅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重视科学运动渐渐成为趋势,“体医结合”开始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发展。
专注细分领域
成出路
尽管资本已经逐渐理性,但谈起两年前的“疯狂”,不少人依旧心有余悸。丰厚资本董事总经理杜宗霖就表示,从最近几年的体育产业内投资情况来看,虽然体育公司实际耗费的资金比互联网公司少,但体育产业投资回报慢,且失败案例多,导致投资方比较谨慎。
“很多投资人对体育产业了解不深,实际上,体育产业的投资人资金仍然比较充裕,只是投资比较谨慎了。”杜宗霖说。